2023年5月1日 星期一

聯合報社論/柯文哲高喊「聯合政府」,在向誰示好?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05/02 第545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超越韓國與保二危機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柯文哲高喊「聯合政府」,在向誰示好?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ChatGPT熱潮衍生問題須及時解決
民意論壇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全面提升國人素養的重要性
最軟的勞工 硬起來算總帳
美管不住後院 台巴堪憂
兩岸和平協商公投 彰顯反戰民意
回響/民調看出民心 就等翻轉契機
拿子女惡性競爭 遇見分裂的社會
別讓校園族群歧視蔓延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超越韓國與保二危機
黑白集/聯合報
經濟部發布統計,我國去年人均GDP終於「超過南韓」,經濟情勢大好。但主計總處的統計,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為負三%,為近十四年新低,今年恐有「保二」危機。經濟到底好不好,讓人霧裡看花。

去年以來,蔡政府就不斷拿「人均GDP超越日韓」大作文章;年初主計總處還特別「澄清」,說並未「超韓」。超不超越,變來變去,讓人傻眼。但大家似乎忘了,台灣人均GDP曾長期領先南韓,二○○四年才被南韓超越。這個鍋,是民進黨的。

陳水扁執政四年,就害台灣被南韓超過;台灣花了十幾年,才再反超,這有什麼好驕傲?況且「超韓」的主因是匯率,「台幣升值、韓元貶值」,毫不神奇。當然,也受惠半導體業暢旺;但要問蔡政府做了什麼,可能只出一張嘴。

疫情解封後,經濟成長反而深陷泥淖,是令人憂心的事。美日韓陸等國雖都減緩,但至少維持正數,也讓台灣的負三趴更顯憔悴。展望今年國際經濟,台灣要從谷底翻身機會不大;更別說物價飛漲、貧富差距擴大,「超韓」只是鏡花水月。

對經濟困境,蔡政府顯拿不出具體辦法。總統府副秘書長黃重諺受訪,竟不避嫌當起「軍工股推銷員」,大讚軍工產業股價大漲。蔡政府救經濟的解方,難道要靠「發戰爭財」的軍工產業?這樣的政府,令人無語!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柯文哲高喊「聯合政府」,在向誰示好?
社論/聯合報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訪美歸來,重申要組「聯合政府」,以團結台灣。對此,鴻海創□人郭台銘笑稱,柯文哲可能還「沒睡飽」,睡幾天後講話可能比較準確。柯文哲已決定代表民眾黨角逐總統,郭台銘則仍在爭取代表國民黨出征,三年前一度甚囂塵上的「郭柯合」,如今兩人似已分道揚鑣各奔前程。但這是否意味「藍白合」已毫無空間,則仍有待觀察。

四月迄今,柯文哲多次喊出「聯合政府」的口號,民進黨和國民黨都毫無回應或評論。現在,他卻遭與其有過夥伴關係的郭台銘奚落,是值得玩味的發展。民進黨對柯文哲的倡議置之不理,原因不難想見:其一,民進黨已習慣了權力一把抓,怎麼可能與其他政黨「分享」權力?其二,賴清德自恃目前民調領先,無論如何輪不到排名「老三」的政黨在那裡喊價,民進黨最佳之計就是漠視。

至於國民黨對柯文哲的「聯合政府」說未作回應,情況則略有不同。第一,柯文哲參選總統雖已成定局,但國民黨內對於其他面向的在野合作似仍抱期待,因此保持口不出惡言。第二,同為在野黨,國民黨與民眾黨要爭取的都是不滿綠色執政的民眾;在兩黨支持者的界線未必全然清楚,暫時保持模糊似是較佳策略。第三,國民黨原先最擔心的是,若郭台銘與柯文哲聯手形成「郭柯配」或「柯郭配」,對藍軍將極不利;現在看來,此一擔憂似可放下。

回到柯文哲身上,他打出聯合政府的訴求,究竟目的何在?事實上,柯文哲的聯合政府倡議,曾經過三次轉折。柯文哲最初的表述是:他反對「下架民進黨」及「非綠聯盟」的說法,因為再換國民黨上台沒有太多意義。此一說法,目的明顯在與藍營保持距離,怕「藍白合」之說使民眾黨的選票被藍軍稀釋。同時,柯文哲選擇置身於「下架民進黨」的洪流之外,也有自私考量,避免使自己成為民進黨及綠營網軍的攻擊對象。

第二次轉折,則是柯文哲在訪美的僑宴上,突然說出「我本來就是綠營的」,只是看不慣民進黨在前瞻預算、防疫特別預算及軍購的胡亂撒錢,債留子孫。這次表態,他再度穿起綠外套,公開向綠營支持者示好。第三次轉折,則是他在訪美尾聲時受訪,柯文哲聲稱他若當選總統,一定會建立聯合政府並團結台灣。這一回,他想像自己是「總統當選人」,宣稱會把職位分給其他政黨,不會自己獨吞。

對厭憎藍綠惡鬥的台灣選民而言,柯文哲以團結台灣為基礎喊出「聯合政府」,固有些吸引力。但放在現實政治上看,他反對下架民進黨,又不斷向綠營靠攏,則不免讓人懷疑他過於投機,缺乏反對黨立場。他之所以主張「聯合政府」,難道只是為了向執政黨分得一官半職?更何況,台灣的政治往往是「贏者全拿」,柯文哲明知自己是「第三勢力」,不積極扮演反對角色,卻在那裡向執政者示好,這顯然是不自量力。

近期的各色民調,柯文哲皆擁有廿%上下的支持度,但這距離當選是個遙遠的路。問題在,民眾黨若不積極扎根培育人才,提出足以召喚選民積極支持的論述,最後它能在立委選舉中獲取的選票,恐仍無法突破「四趴黨」的緊箍咒。從這個角度看,「聯合政府」顯然不是一個太有魅力的號召。尤其,柯文哲主張聯合政府,又聲稱「反對下架民進黨」,如此曖昧的訴求,難道是在等待賴清德摸頭?及至關鍵時刻,只要民進黨許諾分他什麼官位,他就會帶領民眾黨奔向綠營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ChatGPT熱潮衍生問題須及時解決
社論/經濟日報
在ChatGPT問世並掀起熱潮後,各界對於生成式人工智慧,可以發展哪些行業的新興應用,持續熱烈討論。其應用在文化藝術、商業服務、教育學習、法律、會計甚至醫療健康等領域,都有多元的想像空間。

這些新興應用若能有效推展,各行各業已預見其營運可能產生重大改變,同時也讓各界開始反思,這一波人工智慧熱潮造成的衝擊,其範疇可能遠比過去人工智慧數十年來的發展都要來得廣泛。

過去對人工智慧探討的議題,有許多關於就業市場的衝擊。尤其在透過人工智慧達成自動化、智慧化之後,對勞動市場將造成影響;但在這一波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浪潮下,卻凸顯出新的多元議題。

首先是可信賴性,過去各界曾廣泛討論可信賴的人工智慧,但人工智慧為什麼需要被信賴?主要是因為人工智慧的應用可能與決策有關,尤其是當應用在商業、法律、教育、醫療、交通、甚至國防等專業領域時,錯誤的答案可能會帶來重大的損失,如何確保人工智慧應用所得的結果具有高度正確性,避免人工智慧所產生的錯誤結果帶來重大損失,成為發展關鍵之一。

不但可信賴性是關鍵議題,可歸責性亦然。當一般大眾使用如ChatGPT等泛用型的生成式人工智慧軟體,若因出現錯誤結果導致使用者或他人的損失,如何追究相關責任?舉例來說,若其產生的錯誤內容,透過網路傳遞,對某公眾人物造成名譽上的損害,除了傳遞者的法律責任外,相關人工智慧應用軟體開發商或營運商,是否也有應負的法律責任?未來在生成式人工智慧蓬勃發展下,其所衍生的可歸責性問題亦值得重視。

此外,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所產生的內容、圖片、影像、聲音、甚至是軟體程式,其智慧財產權的歸屬,也是一大待解議題。若公司員工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軟體,將其運算結果納入其工作成果,如公開的報告或文章,是否有可能侵害他人的智財權,導致公司被捲入法律訴訟?更遑論公司員工可能因使用ChatGPT等泛用、公開的生成式人工智慧軟體,導致其機密資料外洩,引起資安議題,如媒體報導,日前三星開放員工使用ChatGPT,即發生多起資料外洩事件。

更根本的問題在於,人工智慧模型的訓練,往往需要大量的資料,但相關訓練用的資料是否可信?資料的取得是否符合法律規範,如符合隱私保護原則等?企業若要發展人工智慧應用以提升營運效能,或用於新業務的開發,但企業內部有那些資料是在被有效保護的前提下,被應用於人工智慧的模型訓練?又有那些員工可以使用這些資料?授權層級如何劃分,又如何利用隱私提升技術(PETs)來強化資料的安全性等,都是需要進一步探討、解決的課題。而前述所列舉的多數課題,皆與資料治理高度相關。

也就是說,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慧發展的速度愈快,就愈凸顯出企業、產業、社會、甚至國家,在資料治理相關配套措施的不足,當然也凸顯了資料治理在未來的需求將快速增加;在人工智慧的加速發展下,資料治理幾乎是不可逆的發展趨勢。當ChatGPT的蓬勃發展帶來龐大潛在效益時,各界不但應有倫理、法治層面的配套思考與作法,更應同時加強發展資料治理相關的配套措施。

對於企業來說,目前已有企業在內部頒布關於其員工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軟體的指引,這是發展相關配套措施的第一步。在人工智慧技術快速迭代進化下,如何能與時俱進,適時動態調整相關指引,不是只是聊備一格,而要符合相關軟體應用演進的趨勢,當為產官學研各界須持續集思廣益的關鍵議題。

   
民意論壇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全面提升國人素養的重要性
李家同/聯合報
最近常常有人提到我國缺乏人才的問題,我們想到人才,其實往往只會想到菁英分子。國家當然需要菁英分子,可是我們也應該知道國家不能只有菁英分子。我們不妨看看波音和空中巴士這兩家公司,它們的員工中一定有學問非常高深的工程師,但是要造出非常可靠的長程噴射機,不能只靠工程師。飛機公司一定雇用了相當多技術人員,而這些技術人員也必須要有很好的知識。

最近有些小型企業告訴我一件事,他們希望能夠發展自有技術,他們並不缺乏經費,可是很難找到所需要的人才,因為很多大公司已經雇用了大批學識程度很高的人。這種現象使我感到國家不該只注意菁英分子的教育,而應該注意全國所有莘莘學子的程度。

我們必須承認我國有巨大的教育差距,很多弱勢孩子在基本學識上都低於應有的標準。這些孩子長大成人以後,很難對國家有很好的貢獻。也因為如此,企業界感覺到人才不足。

前陣子大家都在討論缺蛋問題,我們也有農產品滯銷的問題,如果仔細檢討的話,一定會發現我國農業工作者的知識水準有提高的空間。以養殖業為例,如何使所培養的魚蝦類避免病毒感染,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們希望農產品可以大量外銷,如果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從事農業工作者因此必須了解外國對於農產品品質的要求,舉例來說,洋蔥的品質就是一般人所不了解的。在我國,恐怕只有少數農業專家知道何謂高規格的洋蔥。要將這些農產品銷售出去,包裝也成了大問題。外銷農產品,農人必須要有國際觀。這都不是容易做到的事。

英國BBC一直好奇為何紐西蘭的畜牧業可以使得紐西蘭的國民生活得如此之好,於是他們派出記者實地探訪紐西蘭的畜牧業者。他們發現很多牧場主人對於畜牧業的知識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好,可是最使這些記者有深刻印象的是,這些年輕的牧場主人也非常注意世界各國貨幣的波動情形。

容我再說一次,我們不能只注重菁英分子的教育,而要使得全國的孩子,不論將來要從事哪一種行業,都要有足夠的知識,而且一定要擴大所有孩子的視野,讓他們有好的國際觀。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我國的中小企業一定會有更好的競爭力,我國的農漁業也絕對會有好而新的面貌,整個國家的競爭力也會提升,我國的知名度也會更響亮。(作者為清華大學、靜宜大學、暨南大學、台北商業大學榮譽教授)

   
最軟的勞工 硬起來算總帳
林昭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聯合報
五一這天勞團以「八年全執政、勞工算總帳」為訴求上凱道,而勞動部也趕在勞動節前,端出執政成果向國人報告,包括基本工資七連漲,助勞工挺過疫情,以及撥補千億穩定勞保等七大政績回應。若照當局的說法,勞工應該很幸福才對,為什麼還要抗議?

其實蔡政府的勞動政策禁不起檢視,蔡總統承諾的「最低工資法」在哪?外送員滿街跑,卻不見非典型勞動保障;甚至勞保精算報告都說了二○二八年破產大限,只用「撥補」就能化解危機嗎?

回想當年,蔡英文總統正是因為質疑基本工資的調漲都由勞資「喊價」,最後由官方裁示金額,無法真正反映民生需求,才希望制訂「最低工資法」,用公式將工資調漲的決定透明化。但七年了,迄今仍維持著國民黨執政時期的作法。

說到年金改革,過去蔡總統說這是「為了下一代」,上任以來卻只改了軍公教年金,更危急的勞保年金照樣延續前朝作法,只用撥補去弭平收支缺口,讓潛藏債務持續擴大。須知年金是請領後才會實現債務,而且是隨著請領人數的增加,財務壓力一直累積上去;若要用撥補解決問題,勢必得有穩定的財源,而不是看稅收是否有餘裕可以支應。

勞保破產危及的,不是已開始領年金的人,而是繳了一輩子保費卻領不到錢養老的人;這些人的生計,若非成為社會救濟支出,就是子女的負擔,如此怎麼會對下一代好呢?

此外,勞保年金的請領年齡,現行規定本就有「延後退」的設計,在二○一七年之前都是六十歲可以領足額年金,但自二○一八年起提高為六十一歲,之後每兩年提高一歲,照理二○二三年的請領年紀為六十三歲。勞動部的調查卻顯示,勞工的平均退休年齡為六十一點三歲,可見有不少人是領「減額年金」,同時也證明「中高齡就業促進專法」的施行成效欠佳;值得未來的總統候選人注意,並提出對策。

勞工團體年年在勞動節上街頭抗議,一則是提醒當局莫忘初衷,再則也是檢視勞動政策成效。這也給有志角逐明年大選的人一個調整政策的機會。用譁眾取寵方式贏得選舉者,終將在大眾檢視下現形,奉勸候選人們切莫騙票,以免自食苦果。

   
美管不住後院 台巴堪憂
張光球/致理科技大學副教授(台北/聯合報
台灣在南美洲唯一的邦交國巴拉圭大選,經過激烈競爭後,長期執政的紅黨驚險保住政權,由支持台巴邦交的候選人潘尼亞勝出,擊敗主張與北京建交的反對派候選人艾里格里。雖然巴國政黨未輪替,但我國仍存在對未來台巴關係的憂慮,因為美國事前已宣告台巴邦交力有未逮,巴國內部轉向中國的聲音愈增,選前我外交部一再喊話請珍惜雙方邦誼,即可見一斑。

美國官員在蔡英文總統出訪瓜地馬拉時表示,巴國會是下一個與台灣斷交的國家。此言一出,令外界質疑世界第一強權,竟管不住自己的後院,任由中國深入拉美,挖我邦交國,在國際上孤立台灣,在區域上形成美國國安危機。

美國深知巴國的問題源自於政府的貪腐,導致社會貧窮與不平等,雖有針對貪瀆政治人物祭出制裁,例如舉證前總統卡提斯涉及洗錢與走私,也有提供民間經濟與教育等援助,卻無法解決巴國根深蒂固的貪腐問題。

綜合美國研究機構對拜登政府無力制止巴國貪腐的原因是:有來自南美鄰國和中國的干擾因素,是一遙遠的內陸國,美國刑事調查緩慢,司法難以擴大對巴國的支援,強勢干預恐引發紅黨反彈,過激的手段不保證有效,司法結果恐引發國務院與財政部扞格。加上拉美粉紅浪潮再起,各國移(難)民仍持續湧向美墨邊界,使情況更為複雜。

事實上,多數巴國民眾對美國有好感,但認為巴國最大的問題在於政府貪腐,以及一系列經濟所引發的問題,包括失業、貧窮、通貨膨脹、社會不平等。因此,他們希望本次大選能終結政府貪腐問題,以改善生活環境,他們並不在意與台灣邦交的議題。諷刺的是,現任總統阿布鐸當時就打著反貪腐的旗幟勝選,但任內貪瀆依舊。

反觀農牧業及工商界則希望能打開中國市場。前者期望能與其他鄰國一樣,將同質性產品銷售到中國,因為該國的牛肉及大豆無法順利外銷同是生產國的美國,且據估計中國僅需少數省分進口,即可消費巴國整年的前述產品;後者欲藉由中國的市場提升生產技術與品質,為南方共同市場和一帶一路做準備。

我國無論藍綠誰執政都要面臨,美日等大國高喊支持台灣的同時,我邦交國卻一再流失的問題。國人難免質疑為何大國不與我建交?為何連小國都不再聽從美國的指示?答案只有一個,西方世界不願與北京正面為敵,小國為求生存,自謀出路。

雖然潘尼亞選前挺台,但仍須面對國內農牧團體要中國市場的壓力,屆時應也會說出選擇能提供巴國更好條件的國家,向台美喊話要更好的援助,否則轉向北京的責任不在巴國;再者,巴國外交圈與政界認為,轉向北京是遲早的問題。

巴國對台灣國際外交具有相當大的象徵意義,能維護至今要感謝我辛勞外交人員努力不懈。但對巴國而言,經濟安全即是國家安全,台灣目前可以滿足巴國的發展,不表示未來仍然可以,宏都拉斯即是例證。假設美國全力支持台灣在國際組織發展,且北京難以阻撓,邦交國的多寡或許就不是問題,且可另闢我國際外交的模式,以實質代表處取代官方大使館,走出一條另類「法理」的外交承認。

   
兩岸和平協商公投 彰顯反戰民意
丁守中/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聯合報
最近各黨總統候選人紛紛提出兩岸政策論述,但美中霸權鬥爭愈烈、蔡政府對美國悉聽遵從,依目前兩岸對立步步升高態勢,再加上國際政客、及西方媒體的刻意策略操作,兩岸衝突隨時可能擦槍走火。

當前美國政界迷信攻勢的獨霸新保守主義,認為美國為維護自身霸權,可以對任何潛在威脅者片面先發制人使用武力;可以不接受國際組織對美國不利的束縛;不接受多邊主義模式解決國際問題,濫用自我保護主義長臂管轄及制裁;甚至可以自由、民主、人權為由,對各國進行武力干涉。美國兩黨則一致視中國為最大假想敵及現行國際體系挑戰者,全力發動盟國遏制中國。若干西方戰略學者與政客,甚至公開主張台灣覆巢焦土政策,製造兩岸世仇。認為只要一場台海有限戰爭就可快速達到政治上孤立中國、經濟上斷鏈中國的目的。

其次,霸權大國鬥爭,因有核武相互保證摧毀,自身一定設防火牆,但最惠而不費的方式,就是透過代理人戰爭消耗對手。

近年美國政界一批批對台的言論與國會內提案,像極了早兩年他們對烏克蘭的作法。台灣正一步步被西方反中政客推上代理人戰場火線。看看這兩年,台灣延長了兵役、大量軍購、加強後備動員、要把台灣變成東亞火藥庫、地雷島、要加強民防、要保二擴編及派出所都要配備刺針飛彈、要台灣人民準備打巷戰,還要演習撤僑,這些都是應美方政客要求,如此繼續發展下去,已可預知台灣結局。

當前,連美國輿論都批評美國軍工複合體操控美國外交政策。從川普到拜登五任國防部長中,其中四位都曾擔任軍火公司董事,難怪面對國際衝突,美國總是勸戰不勸和。

最近,真正軍人出身、川普任內最後一位代理國防部長克利斯多福.米勒都忍不住著書嚴厲批判,說美國現在是政界領袖、學界智庫、影視界及新聞媒體共同結合軍工複合體,操控美國國防政策,迷信武力、軍事預算需索無度,濫行軍事介入、海外製造戰爭。有鑑於此,台灣還不知警惕?

其實「以協商代替對抗,用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本是聯合國憲章,也是普世價值。西方政客不鼓勵兩岸和平協商,只鼓吹賣軍火,那就別有用心了。再加上現行蔡政府對美國要求百依百順,蔡政府既是這麼好用的反中牌,前面說的就不是杞人憂天。

台灣要自救避戰,就該主動化解兩岸敵意。

當前最足以激起國際關注的方法就是由立法院推動「兩岸和平協商」公民投票,這樣才趕得上時效,讓反戰、期待兩岸和平、支持以協商代替對抗的「和中、友中」民意能夠彰顯。朝野立法委員責無旁貸應在立法院發起「兩岸和平協商」公投。如此,外國政客就不敢明目張膽促戰不促和。而立院辯論表決過程中,也可讓國內民眾看清哪個政黨、哪些立委寧可犧牲台灣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不要兩岸和平!

   
回響/民調看出民心 就等翻轉契機
林清汶/世新大學法律系兼任副教授/聯合報
二○二四年總統大選,藍綠白廝殺激烈。依據聯合報五月一日公布之最新民調結果,期待再次政黨輪替的聲浪不小。

這對國民黨無疑是振奮劑,但如何振衰起敝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綜觀七年來民進黨執政已經嚴重悖離正道,從農產政策、外交、電能、衛政、司法等,亂無章法,已經罄竹難書,弄得黎民百姓天怒人怨;更主要的是將兩岸帶入兵凶戰危階段,民國九十四年出生的役男,服役期由四個月延長為一年。而更荒誕的是,過去民進黨的錚錚之士,都跑到哪去了?國家已邁入危急存亡之秋,國人若還雲淡風輕則是無知;還是蔡政府洗腦國人,覺得美國可以保護我們,日本會跟台灣命運共同體?

中國大陸縱然不以軍事武力犯台,光從經濟層面制裁,如終止ECFA、限縮關稅優惠,就足以讓台灣有足夠排頭吃;而台灣卻有千百個理由需要與大陸交流,如陸生、觀光客、農產品、各項貿易等。這是基本現實層面,民眾都看得到、感覺得到。蔡政府短視近利,漠視黎民百姓的權益,已經引起基層沸騰,並開始動搖到民進黨基本盤了。

基本上,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的個人形象、操守、經歷各方面都可謂一時之選,但被牽累的是執政黨的包袱。

然而,國民黨本身尚有柯P的掣肘,及郭、侯二人之等待整合;因此,若無法尋求有效的最大公約數,鷸蚌相爭的結果,恐怕最後仍由賴清德勝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此際如何展現智慧、運籌帷幄、調合鼎鼐、創造翻轉的契機?國人正拭目以待。

   
拿子女惡性競爭 遇見分裂的社會
劉毓秀/台灣大學外文系兼任教授(/聯合報
一個飄雨的春日午後我在一家咖啡廳小憩,鄰座來了一男一女,看來是要談正事,但先聊子女。女的說,前輩的兩個小孩都上一流大學,想要請教,我的大兒子要上國中了,上公立的好呢?還是私立的?「當然要上私立的,免得遇到奇奇怪怪的家長。」又問,小的才要上幼兒園,上雙語好呢?還是全美語?斬釘截鐵答曰,「全美語,雙語不要考慮了」。女的諾諾稱是。

這是一個很堅硬的社會,不期然撞上,疼痛發暈。筆者成長過程深受升學之苦,暗自發誓以後要推動改革升學制度。換女兒升學時,悽然感受壓力數倍於以前。現在旁邊坐著的這位媽媽,她和子女的壓力繼續以倍數成長。

筆者小學、中學階段,雖然大家飽受升學壓力,卻也相偕嬉遊。到女兒的時代,聽她訴說同學們如何爾虞我詐,成績最好的那一位在期末考前告訴同學們她正廢寢忘食餵養電子雞,後來有同學發現,其實她天天讀到半夜三點,電子雞是用來騙同學學樣的。在那個時期,家長莫不告誡子女,要跟好學生在一起。

曾幾何時變成了家長也要選家長,藉昂貴的私營教育打造高人一等—且高於母語社群一等—的位階。一個分裂的社會於焉形成。

這情景令筆者想到著名加拿大學者Henry Milner筆下北美和北歐的對比。在北美,人們為了有好的生活環境,好的學校、醫院和其他措施,而追求排他性的優勢地位,從事愈演愈烈的競逐。相較之下,北歐的包容性公共服務對象涵蓋中產階級和其他階級,其服務品質和可靠性達到中產階級所認可的水準,因此一方面能夠讓中產階級認同且支持,不會另尋排他性服務,而另一方面,這個包容性服務系統也容納社經較弱勢階層,提升後者的生活及智識水準、工作能力,並享有社會安全,因而不會訴諸反社會行動,如此形成良性循環。Milner強調,關鍵因素在於,這包容性服務須由公共領域—而非自由市場—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信仰平等共享的北歐國家,經貿競爭力非常強。二○二二年國家競爭力排行榜台灣第七名,讓我們沾沾自喜,但台灣人一定百思不解,沒有高度競爭心態的國民,何以能讓丹麥高居競爭力排行第一名,瑞典第四名,挪威第八名,芬蘭第九名。此外,以包容性服務支持夫妻雙薪,又不用花昂貴的補教、私校學費,讓家庭有餘力育兒,北歐國家因而以高生育率著稱,得以保持人口結構的平衡。

而在台灣,育兒的軍備競賽讓年輕人舉白旗,去年生育率世界倒數第二,最後第一名則是小孩教育比我們更惡性競爭的韓國。以去年生育率估計,五十年後(咖啡館中鄰座一男一女的子女們中年時),台灣人口將僅剩三分之二,且多數為高齡者,勢將難以支撐各項美好的社會制度。拿子女去惡性鬥爭,鬥掉的將是社會的未來,子女也終將得不到好處。

   
別讓校園族群歧視蔓延
陳張培倫Tunkan Tansikian/布農族/聯合報
日前台中一中園遊會某班級文宣爆出「烯環鈉」爭議(諧音「死番仔」),引發網友批評。事實上,這並非單一校園事件;就在去年,台中某國中亦發生原民生疑似因被辱罵「死原住民」,引發同學間衝突,最後跳樓自殺事件。學校及主管機關若再不正視此類歧視事件,並拿出具體且系統性的改善措施,一旦模仿效應蔓延,校園族群霸凌事件恐層出不窮。

此事件最值得關注的面向有二:事件的意義、學校與主管機關的因應作為。就事件的意義而言,校園族群歧視現象明顯已由個人行為升級至集體行為。事件中的歧視性文宣並非個人所為,而是經由班級討論獲得共識後製作而成;不只文宣主題帶有歧視意涵,攤位菜單名稱亦極盡羞辱能事。一群十六、七歲的大男生,在班級會議花了那麼多時間討論如何用語言攻擊特定族群,這種集體歧視行為,對於教育現場是項警訊。

校方雖然在第一時間緊急要求學生下架文宣並進行班級輔導、機會教育,以免爭議擴大,但校方對事態嚴重性的認知恐有強化空間。究竟是什麼樣的校園環境,居然讓學生不以為意地將踐踏其他族群的人格尊嚴視為好笑好玩的事。建議校方最好回頭檢討校園整體教學、學務及輔導機制在族群平等意識上是否有所不足並提出改善方案,以彌補此次事件的傷害,並預防類似事件再度上演。

並且,校方別忘了校內也有不少原民生,身為一位原民家長,對孩子身處於族群友善程度存疑的學習環境中,我們不是毫無感覺的。建議校方多關心校內原民同學在此事件中的處境或心境,必要時應進行專案輔導,別讓這群孩子在校園內承受異樣眼光及壓力,或甚至成為校園衝突的導火線。

此外,教育主管機關近年雖積極推動全民原教政策,並透過十二年課綱引導全體學生認識原住民族,但相較於性別平等教育有一套橫跨教學、學務及輔導系統的完整推動機制,族群平等教育顯然大有改善空間。譬如在各校學生獎懲實施要點中,幾乎都會將性騷擾及性霸凌行為明列為懲罰對象,但看不到將族群歧視霸凌具體納入其中。

就體制而言,近年雖有「族群平等法」或「反歧視法」之倡議,但法制化進程遙遙無期。為避免校園族群事件一再上演,誠心建議主管機關參照性別平等教育法模式,先從政策計畫層次訂定方案,結合學校教學輔導系統,構築完整的防治處理機制。別再讓我們的下一代複製族群宰制幽靈,也別再讓少數族群學生處於汙名化的恐懼之中。

   
貓谷空間美學坊:貓的報恩外一章 貓谷奇遇記
看過動畫電影《貓的報恩》或知名舞台劇《貓》,一定對生動活潑的喵星人印象深刻。位於新店的貓谷空間美學坊就能近距離接觸60餘隻靈動非常的喵星人,與貓咪們共度悠閒的美好時光。

【過動兒】無風不起浪的討厭鬼──ADHD該是宿命嗎?
同學們到底能不能群起抱怨ADHD孩子?「他就是討人厭!大家都討厭他!」、「老師,為什麼我們不能說他是討厭鬼?他明明就是討厭鬼,不然你問其他同學。」但讓我們想想,當同學們越是在公開場合這麼說,只會讓ADHD更加被邊緣化。同學們對他的印象也只會更惡化,沒有人會想要跟他做朋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