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No.420 一場雲霧中的盛宴─記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謎途織返-tininhoero:an」成果特展、卑南王動畫製作的意義、2019年我在南科考古


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會計研究月刊電子報】為您建立以簡馭繁的思考邏輯,解讀會計、財務、金融等趨勢走向,掌握財經專業脈動!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6/01 第42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博物館頻道
  一場雲霧中的盛宴─記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謎途織返-tininhoero:an」成果特展

南島文化專欄

  卑南王動畫製作的意義

回想•回響

  2019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從課堂理論進入考古博物館的實作體驗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南科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博物館花絮

史前館再造工程啟動 展示教育推廣不間斷

  史前館將於今(2020)年6月正式啟動康樂本館包含大廳、參觀動線、常設展廳空間改造工程,5月31日起暫停對外營運服務。於27日舉辦「啟航」:建築空間再造與展示更新工程啟動記者會,王長華館長表示,史前館開館18年來服務觀眾超過750萬人次,配合即將展開的再造更新工程,從5月起陸續進行800件典藏文物下架整飭作業,將進行的建築空間硬體改造以優化觀展經驗為目標,並透過新的展示論述,發揮博物館作為社會良心的價值與功能,拓展國人對當代南島世界的視野。因應工程暫停對外營運服務期間,史前館不會停下持續推廣展示與教育服務的腳步,而會以卑南遺址公園為基地打造「臺東新客廳」,持續推出不同主題的特展、映演、講座等活動,提供觀眾不間斷的史前及南島文化饗宴。

  記者會包含立法委員劉櫂豪臺東服務處張其旭執行長、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王泰捷組長、臺東縣政府社會處高忠雲副處長、交通及觀光發展處王國政副處長、文化處徐敘國科長、國立臺東大學附屬特殊教育學校王金香校長及臺東市豐田里黃泉智里長等貴賓均出席今日記者會,共同祝福史前館改造更新工程順利。

  史前館建築空間再造計畫將以親近公眾為主軸全面改善軟、硬體機能,未來將開放更寬敞通透的入口大廳並改變展示廳進出動線,引進天光強化展廳光線及流動性,創造空間感與友善環境,提供更優質的博物館經驗。

文•圖/史前館

 


 

  史前館透過各種方式參與在當代族人的文化復振,其中透過織品引動原住民族人的復織運動,是史前館參與當代族人文化復振其中一項重要途徑。與賽夏族人的復織合作,呈現了這份相互合作的成果。

  從史料到動畫,從族人對先人的緬懷到當代作為臺灣共榮的記憶,Pinadray的故事透過舞劇與動畫,形成不同的傳播方式,持續與不同世代互動。

  實習最大的收穫就是可以從實際作業的場域獲取更多經驗與知識。擁有在校的課堂理論基礎,再到實習場域就可以增加對於所學領域的認識。

 
 

一場雲霧中的盛宴─記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謎途織返-tininhoero:an」成果特展

文•圖/溫璧綾


重製賽夏服飾的織女們

一、前言

  2020年3月10日一早,筆者與同仁一行3人從臺東出發,約下午4點終於抵達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的向天湖,因為山上起霧的關係,途中我們還迷了路。此行目的除了參加3月12日於賽夏族民俗文物館「謎途織返-tininhoero:an」成果特展的活動開幕外,也為本館籌劃中的賽夏特展進行田野調查紀錄。

  史前館因地處臺灣東岸之故,長年以來雖與原住民部落共同合作、共同策展、資源共享,但合作對象多為屏花東的部落。此次因為一件賽夏族的館藏文物,開啟了史前館與西部原住民部落更多的連結。

二、「謎途織返-tininhoero:an」成果特展開幕

  為了保存及延續賽夏族織布技藝,苗栗縣南庄鄉的東河社區發展協會,共聚集族內11名編織工藝師,復織百年前祖先的傳統服飾。歷經5年的時間,研究、記錄及分析來自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日本京都工藝纖維大學美術工藝資料館、國立臺灣博物館、高德盛家族及收藏家廖賢德的藏品,共復織了6件短衣及11件長衣。

詳全▲TOP

 
 

卑南王動畫製作的意義

文•圖/傅鳳琴

  依據過往的文獻記載,原住民的聚落常被稱為「社」,漢人聚落則被稱為「庄」。原住民各社都有領導人,稱謂各自不同。17世紀以後,外來統治者常會在原住民各社中選拔領導人,如荷蘭時代會任命某些人為「頭目」,然後賜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權杖,象徵統治者的權力;清官方也會任命「土目」、「土官」,代為收稅和其他行政業務。清代文獻中已記載各社有「正社長」、「副社長」,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也在各社設立「頭目」等,每月有固定薪俸。臺灣原住民的歷史上曾出現過一些著名的領導人,不只被以「頭目」、「酋長」稱之,有的還被稱之為「王」。

  卑南族傳說有個「卑南大王」,統治後山七十二社,凡是有射鹿、殺牛、宰豬的人,必定要送獵物的腿給他。清皇帝封他為「卑南王」,統治後山七十二社。傳說流傳到今天,仍然受到族人津津樂道他的光榮史蹟。普悠瑪(Puyuma南王部落)就有一座「卑南王」雕像,寫「卑南大王」功蹟。

詳全文▲TOP

 

 

2019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從課堂理論進入考古博物館的實作體驗

文•圖/施憶霈

  進入古物維護研究所這一年,我於課堂中習得許多關於文物修護的相關知識(例如材料、保存環境、修復方式等等)。但學無止境,加上文物典藏最多的空間,排除民間與寺廟外就屬博物館為最,而前人對於各樣材質的用法與用途,每每都能讓人獲得新知識和新視野。因此我利用八月空閒的時間,前往南科考古館實習,以便獲得新知。

歸庫前─整飭與清點

  考古類型博物館內的典藏物,便是考古工作人員於挖掘現場發掘出來的,而後再經過記錄、整理、分類、清洗等程序。但因南科出土遺物數量眾多,進入博物館典藏庫房之前,必須仔細清點,因為每一件遺物都有可能承載重要的歷史資料。

  我參與其中一回清點交接的地點位於台鐵舊倉庫,每一個遺址出土的遺物都很有秩序地一籃一籃排列著,並用夾鏈袋分類標註著遺址名稱、坑層位置、編號、用途等資訊。此次工作內容便是清點每一籃裡頭裝的遺物數量和編號有無缺漏,並替換已經破損的夾鏈袋,以防資訊缺失,也方便未來歸庫的作業。雖然在舊倉庫中並沒有通風、空調等讓人舒適的設備,卻是我最喜歡的工作環境。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追蹤東部康樂本館與卑南遺址公園的消息請往這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追蹤南部南科考古館的消息請往這邊「南科考古館」
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來按讚!

特展:

  • 海想聽,成功潮流生活特展
    時間:2019/11/1(五)∼2020/12/31(四)
    地點:臺東縣成功原住民文物館
  • 「練習,一起走一段」MLA 計畫成果特展
    時間:2019/10/5(六) ∼ 2020/5/31( 日)
    地點:
    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 到美麗島—那些人 那些事
    時間:2020/1/3(五)∼6/30(二)
    地點:文化部一樓藝廊
  • 考古速報
    時間:2018/2/14 (三)起
    地點:本館常設展廳B1通道
  • 光雕投影
    時間:逢開館日10:10、13:30、15:10(一場次12 分鐘)
    地點:本館展示廳中庭
  • 馬修連恩聲音雕塑 《Consonance》
    時間:106年9月15日起
    地點:本館第二特展室
  • 國家重要古物──白守蓮遺址岩棺展示
    地點:本館山之廣場迴廊
  • 遠古的臺灣故事
  •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 崁頂布農家族系譜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
    時間:2019/11/30(六)起
    地點:崁頂3062(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3鄰62號)
  • 歸途 Taluma'─七腳川(Cikasuan)戰役 110 周年特展
    時間:2018/12/2( 日 ) ∼ 2020/12/31( 四 )(週日休館)
    地點:花蓮縣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 1 樓(花蓮縣壽豐鄉光榮一街 26 號)

主題活動:

  • 閱在地 閱有趣-巨石,你好!詳情查詢及線上報名
    ◆ 走讀活動
    2020/6/13、8/16(六)8:00-17:00.臺東「巨石文化」的遺址
    活動帶領民眾至東海岸實地踏查幾處仍曾記錄有「巨石」的現址,現場將由本館研究人員做遺址的導覽解說。
    ◆ 卑南四十週年紀念講座
    2020/7/23(六)19:00-21:00.晃晃書店(台東市漢陽南路139-1號)

 》南科考古館 

  • 動物交響曲—史前動物特展
    時間:2019/10/19(六)∼2020/5/31(日)
    地點:南科考古館特展廳

 》卑南遺址公園 

  • 神話:第八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暨高中職、大學原住民藝術教育成果展
    活動時間:2020/6/5( 五) ∼ 2020/8/2( 日)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多功能教室
    原住民族祖源傳說是探索族群宇宙觀與人觀形成的重要元素之一,通常與「神話」連結頗深,近代也不乏以其為對象的藝術表現,作品除了以傳統圖紋衍生或變化形式,另外也有應用現代的藝術媒材與形式,表現祖源文化傳承等。
  • 臺灣原住民小米文化主題交流論壇 詳情查詢及線上報名
    活動時間:2020/6/21( 日)8:30-17:30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
    臺灣原住民族早期大多數以小米為主食並各自發展出獨特的儀式與文化。但隨著環境與生計方式的變遷,農作逐漸轉為其他作物,有關小米的儀式與文化逐漸式微。本論壇將邀請專家學者與不同單位、組織或部落,分享其推動小米文化復振的歷程,促進原住民傳統在地知識的交流。
  • 初夏夜遊∼昆蟲夜間觀察
    活動時間:2020/6/6、6/13(六)19:00-21:00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
    進入初夏的卑南遺址公園夜間開始響起自然樂章,跟著山豬老師觀察豐富的昆蟲生態, 幸運的話還能看到羽化的精彩畫面,與我們一起來一場驚奇夜遊吧!
    活動費用│酌收材料費50 元
    活動對象|一般大眾、親子、教師
    網上報名|教師請逕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聯絡洽詢| (089)233466#210 李小姐
  • 預約卑南遺址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遺址公園DIY體驗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09年5、6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